《历史的千年之眼》中张燧以一双“火眼金晴”,纵横千年历史长廊,指摘史实、点评人物,发千年之隐情、谈人生之感悟,“一开卷而了然”,有振聋发聩之效。书中精选原书的近两百个条目,分为:辩疑、解惑、洞烛、争议、常识、论道、指点七章,论述史实,旁引侧注,发挥张燧本意,尽求通达明了,读后必有所感、有所得、有所行;一册在手,张燧的高见一览无余,数千年往事也一览无余矣。
编辑推荐
《历史的千年之眼》是一部被誉为凝集中国古代学术遗产的精华之作;一部史识独异、质疑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旷世奇书;一部盛传久远、被治学论道者无比推崇的历史札记。曾经被清代康熙皇帝列为禁书,禁止文人参读,而康熙自己却又终生秉烛攻读不辍。
目录
辩疑
1.瞽叟和象究竟要什么
2.武丁的梦不是借口
3.庄周不是真的放达
4.子羽不是丑,而是勇猛
5.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
6.都是说客惹的祸
7.苏代到底有多少功劳
8.范增智不如儿女子
9.真假屯田
10.伏波将军不算烈士
11.成也女人,败也女人
12.柳公权的诗外之“意”
13.没有皇后的严重后果
14.歇后郑五的韬光术
15.宋仁宗的不仁处
16.麦舟不过小事一桩
解惑第二
1.许由:何必受那份罪
2.大尾巴的麻烦
3.阳虎的如意算盘
4.秦与太监的恩恩怨怨
5.秦朝不是败在武力上
6.萧何建未央宫的深意
7.汉高祖尊母不尊父
8.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
9.言自操为什么不改姓
10.阿瞒的如意算盘
11.张良和孔明的学术差异
12.蜀比荆州重要多了
13.诸葛亮在隆中唱什么
14.苻坚亡国不怪慕容垂
15.罪不该宦官握军权
16.唐朝藩镇:乱自上作
17.狄仁杰不容易
18.楚王元佐父债子还
19.女中田光
20.苏东坡学长生
洞烛第三
1.那不是尧的风格
2.尧帝的爱子之心
3.管仲的苦处
4.孔子是累了
5.自作孽,不可活
6.周勃自有分寸
7.周亚夫非死不可
8.娶媳妇的学问
9.严子陵见微知著
10.班固的小聪明
11.曹操多行不义的报应
12.西晋早就乱了
13.儿子糊涂,老子更糊涂
14.王衍连女儿都不如
15.陶渊明的一片苦心
16.李太白的无奈
17.韩熙载的过人之处
18.寇准的双重标准
19.名教害人不浅
20.李善长不善自处
争议第四
1.秦穆公的人格魅力
2.问鼎:事情没那么复杂
3.不出名有不出名的好处
4.吕不韦也没聪明到哪里去
5.焚书坑儒的另一个版本
6.报应,都是报应
7.没必要穿凿附会
8.陈汤该奖不该贯
9.昌邑王真有那么坏吗
10.阮籍的阴阳两面
11.晋史前后的矛盾
12.王导也不是好东西
13.房珀生不逢时
14.贪恋富贵的贺知章
15.文人的反复无常
16.宋朝君主们可怜可叹
17.张浚的奸邪狡诈
18.忠心耿耿的太监云奇
常识第五
1.知识就是力量
2.“风马牛不相及”新解
3.商鞅的说话艺术
4.九鼎没有落入秦国手里
5.韩信威震天下的坏处
6.李广不封侯的原因
7.圣人曰:不可说
8.佛典在中国流传已久
9.陈蕃悬榻的好与坏
10.刘备借荆州对孙吴也有好处
11.王羲之的另一面
12.尉迟敬德不是武夫
13.阎立本的知人之明
14.《孝经》、《春秋》的大作用
15.苏轼也装糊涂
16.真假雁足书
论道第六
1.商汤、周武不可相提并论
2.秦国六国的气魄
3.秦国坐收渔翁之利
4.扶苏也救不了秦朝
5.刘邦比曹操高明
6.汉武帝爱惜人才
7.吝啬小气的汉武帝
8.刘邦、刘秀难分优劣
9.孔融生死关系重大
10.文人的嫉妒
11.以小人之心,度小人之腹
12.李勣:白做了一回小人
13.郭子仪的好家风
14.赵普留下的祸害
15.《五代史》不公允
16.没有调杳一就没有发言权
17.王安石和秦桧祸害差不多
18.宋儒不知进谏的方法
19.善有善报
指点第七
1.晋文公:我忍,我忍,我还忍
2.坏就坏在三思
3.田单的拿手好戏
4.鲁仲连:战国以来人
5.陈涉是秦朝的商汤、周武
6.章邯不是孬种
7.方望比范增聪明
8.晁错:心急吃不了热豆腐
9.做事过犹不及
10.刘备的特异之处
11.刘备病糊涂了
12.刘琨算什么英雄
13.长孙无忌、褚遂良早该死了
14.白居易的处世之道
15.丁谓也有厚道的时候
16.一报还一报
17.蔡京的丑恶嘴脸
18.种师道的悲哀
19.建文帝的“虚情假意”
文摘
就这样,原来边将入相的路被堵死,节度使们大都很郁闷,其中郁闷的还是安禄山。有一次玄宗召安禄山入朝,本想拜他为相来着,结果李林甫又搬出以前那一套,硬是把玄宗堵了回去。于是,玄宗便一再给安禄山加官晋爵,结果让他掌握了大唐一半多的精兵。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,而也正是因为这次叛乱,形成了一直困扰唐帝国的藩镇问题。
安史之乱打到后期,变得越来越混乱: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了,安庆绪又被安禄山大将史思明杀了,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杀了。然后唐代宗继位,借回纥兵收复洛阳,史朝义大败,逃到莫州。莫州守将田承嗣投降,把史朝义的母亲及妻子献给代宗,史朝义只好逃到范阳,范阳守将李怀仙又投降,史朝义没路可逃了,于是自缢于树林之中。
唐代宗对这些降将很宽厚,他任命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,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,之前投降的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,这三个节度使管辖的地域主要在今天的河北一带,简称河北三镇。正是这三镇奠定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基础。这三镇的实力在叛乱后基本被保留下来,没有被削弱,而朝廷自乱后以安抚为主,自然让他们得以趁机巩固自己的势力。不久之后,他们便擅自在管辖区域内设置官吏、将佐,征收赋税,成了典型的国中之国。朝廷对他们也无可奈何。
慢慢地,不仅仅有河北三镇,帝国的其他地方也出现类似的“割据”,如位于山东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已,位于河南的宣武节度使李灵曜,位于安徽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等。
按道理,这些藩镇是朝廷任命的,因此只要节度使一死,朝廷便有权力另派节度使,从而把他们置于朝廷控制之下,然而只是说来容易。这些藩镇的权势人物自有高招,而朝廷一时的考虑不周正好助长了他们的气焰,从而失去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利时机。
藩镇节度使被朝廷征召入朝,往往向朝廷推荐亲信担任留后,朝廷往往不得不同意。这种行为肇始于开元十五年(727年—),当时玄宗任命萧嵩为河西节度副大使,王君彝入朝,他便代理节度使职务。藩镇节度使死了,部下的将士们往往拥立一个自己信服的人作为新的节度使,朝廷鞭长莫及,也只好承认,而这种行为可以追溯到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,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死了,裨将李怀玉领兵杀死王玄志的儿子,并推举侯希逸为节度使,朝廷什么都没说,便授予侯希逸旄节,这给其他藩镇树立了一个榜样,于是这种事情便出现得越来越多,而朝廷自然是一概承认。
这就是导致藩镇问题一直困扰大唐帝国的另外两个原因:节度使推荐留后和军中拥立。士兵骄纵便驱逐主帅,主帅实力强了便背叛朝廷,藩镇正是这么一回事。而这种状况的形成,完全是中央政府纵容的结果。
声明:本文章资源来源于网络整理,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,我们将及时处理,联系方式QQ:3550060045,Emil:3550060045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