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山口口岸常见媒介生物本底调查及携带病原谱检测研究
作 者 : 王安东
学位授予单位 : 石河子大学
学位名称 : 硕士
导师姓名 : 徐军;王远志;尹小平
学位年度 : 2016
关键词 : 媒介生物;本底调查;虫媒病;疾病监测;PCR
摘 要 : 目的:对阿拉山口口岸地区常见的媒介生物鼠、蚤、蠓、蚊和蜱进行本底调查和虫媒病监测,建立口岸地区媒介生物“DNA条形码”物种鉴定平台,解析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、蚤、蠓、蚊和蜱携带传染病病原谱,为阐述重要疾病在人-宿主-媒介中的传播机制和重要媒介源传染病跨种/跨境传播规律奠定基础,同时为口岸地区虫媒传播动物疫病的风险评估提供基础资料。方法:(1)采用鼠笼法、鼠夹法、网捕法、灯诱法、白布旗法和动物体表采集法等方法采集鼠、蚤、蠓、蚊和蜱。(2)采用形态学、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媒介生物进行种类鉴定,并进行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。(3)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非洲猪瘟、蓝舌病、水泡性口炎、莱姆病、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等虫媒病进行病原检测,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登录Genbank数据库Blast分析,使用Mega 6.0构建分子遗传进化树,进行系统发育分析。结果:(1)采集鼠类样本4属9种384只,蚤类7种431只,蠓1属1种24017只,蚊4属10种27128只,蜱2科5属8种1336只。(2)分析并获取灰仓鼠和子午沙鼠COI基因序列,大沙鼠、灰仓鼠和西伯利亚五趾跳鼠16S r RNA基因序列,臀突客蚤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序列,凶小库蚊16S r RNA和ITS基因序列,里海伊蚊16S r RNA、28S r RNA和Cytb基因序列;短垫血蜱的16S r DNA,COI,12Sr RNA,ITS基因序列,且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不符。(3)大沙鼠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阳性率为3.39%;42.9%的臀突客蚤中检测到未定型的立克次体核酸;凶小库蚊沃尔巴克氏体核酸检出率为3.33%;在蜱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、埃立克体、无形体、斑点热群立克次体、Q热和巴贝斯虫核酸,阳性率分别为45.44%、14.95%、11.26%、12.04%、17.48%和12.82%。结论:(1)在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首次采集到迷走按蚊、阿拉斯加脉毛蚊、带棒按蚊、图兰扇头蜱和囊形扇头蜱。大沙鼠、臀突客蚤、原野库蠓、凶小库蚊、亚洲璃眼蜱和边缘革蜱为优势种。(2)鼠、蚤、蚊和蜱进行分子信息研究,其中灰仓鼠和子午沙鼠COI基因序列,大沙鼠、灰仓鼠和西伯利亚五趾跳鼠16S r RNA基因序列,臀突客蚤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部分序列,凶小库蚊16S r RNA和ITS基因序列,里海伊蚊16S r RNA、28S r RNA和Cytb基因序列和短垫血蜱的16S r DNA、COI、12Sr RNA、ITS基因序列信息在国际上首次进行报道。(3)在阿拉山口口岸检测到沃尔巴克氏体、嗜吞噬粒细胞无形体、伯氏疏螺旋体、绵羊无形体、未定型埃立克体、Q热、饶氏立克次体、隐藏巴贝斯虫、弩巴贝斯虫和未定型巴贝斯虫核酸。在短垫血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、饶氏立克次体和未定型的巴贝斯虫,提示虎鼬可能是无形体、立克次体和巴贝斯虫的潜在宿主。(4)阿拉山口口岸地区存在多种虫媒病,为多种虫媒病的自然疫源地,对野生动物、候鸟和旅客造成潜在危害。

      • 温馨提示:
      • 在微信、微博等APP中下载时,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
      •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,然后再请下载浏览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